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安阳KTV招聘网 > 安阳热点资讯 > 安阳名言/句子 >  声当作“性”乐是由声音产生的它的根源在于人心对事物的感受因此

声当作“性”乐是由声音产生的它的根源在于人心对事物的感受因此

2022-09-22 17:03:59 发布 浏览 458 次

声:当作“性”。乐,是由声音产生的,它的根源在于人心对事物的感受。因此,有感而产生悲哀之心的,发出的声音就急促而低沉;有感而产生快乐之心的,发出的声音就宽舒而徐缓;有感而产生喜悦之心的,发出的声音就昂扬而爽朗;有感而产生愤怒之心的,发出的声音就粗犷而严厉;有感而产生崇敬之心的,发出的声音就亢直而廉正;有感而产生爱恋之心的,发出的声音就和悦而温柔。以上六种情感并不是人的本性,是感受事物而后发生的。因此先王十分注意能对人心产生影响的事物。所以用礼来引导人们的志向,用乐来调和人们的性情,用政令来统一人们的行动,用刑罚来防止人们做坏事。礼、乐、刑、政,它们的根本作用是一致的,都是用来统一民心而把社会治理好。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 ,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声音之道与政通矣。成文:意同“成方”,参见第节。

“是故”至“民困”:这几句话有三种读法:第一种是普通的读法,读为“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第二种是在安字、怨字、哀字下断读,在乐字、怒字、思字下再断读。第三种便是我们现在的读法。当以第三种读法较为合理。凡歌曲,都产生于人心。感情激动于心中,所以表现为音声。音声变化而成曲调,就叫做歌曲。所以太平时代的歌曲显得安详,用以表示对平和政治的欢乐。动乱时代的歌曲显得怨恨,用以表示对混乱政治的愤怒。亡国时候的歌曲显得悲哀,用以表示对人民困苦的忧思。音乐的道理,是和政治相通的。

宫为君 ,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怗 之音矣 。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 ,其官坏。角乱则忧,其民怨。征乱则哀,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五者皆乱,迭相陵,谓之“慢”,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宫:及下文的商、角、徵、羽,构成我国古代的五声音阶,依次相当于现代音乐简谱上的(do)、2(re)、3(mi)、5(suo)、6(lɑ)。

怗 :音zhān chì,敝败不和貌。

陂:倾。宫声为君,商声为臣,角声为民,徵声为事,羽声为物,这五声不发生混乱,就没有敝败不和的歌曲了。宫声乱了就显得荒散,象征着国君的骄横。商声乱了就显得倾颓,象征着官吏的堕落。角声乱了就显得忧愁,象征着人民的怨恨。徵声乱了就显得哀苦,象征着事役繁重。羽声乱了就显得危困,象征着财物匮乏。五声都发生混乱,互相陵越,就叫做“慢音”,要是这样,国家的灭亡就要不了多久了。

郑卫之音 ,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 ,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郑卫之音:是指春秋时期郑、卫两国的民间音乐。孔子曾指斥“郑声淫”(靡曼淫秽),并提出要“放(舍弃)郑声”。

桑间濮上之音:桑间,地名,在濮阳(今属河南省)。濮上,濮水之上,传说亡国之音于此水出。据说殷纣王曾命一个名叫延的乐师作长夜靡靡之乐,殷纣亡国的时候,乐师延带着乐器投濮水而死。到春秋时候,晋国的乐师涓夜过此水,闻水中作此乐,便记录下来,后来便把这首乐曲演奏给晋平公听。晋平公的乐师旷没等他演奏完,就按着他的乐器说:“此亡国之音也,得此必于桑间濮上乎?纣之所由亡也。”郑卫一带的音乐,是乱世的音乐,类似于慢音。桑间濮上的音乐,是亡国的音乐,有这种音乐的国家一定政治荒散,民众流离,欺上行私成风而不可遏止。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