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安阳KTV招聘网 > 安阳热点资讯 > 安阳励志/美文 >  清朝的官员们觉得这个条件太可笑了,坚决不同意最后,双方经过谈

清朝的官员们觉得这个条件太可笑了,坚决不同意最后,双方经过谈

2022-08-13 01:28:56 发布 浏览 918 次

清朝的官员们觉得这个条件太可笑了,坚决不同意。最后,双方经过谈判,最终达成共识:八月初六,在万树园欢迎宴会上,行英式礼节;八月十三日,正是举行乾隆万寿典礼时,行三拜九叩之礼。

《清史稿高宗纯皇帝本纪》记载:“英国使节马戛尔尼等虽然不习惯叩头,一到皇帝面前,还是跪下去了。”

英国使臣不仅跪了,还敬献了各种礼品,共有19宗、590余件,有座钟、地球仪、望远镜、测报气象的仪器、手枪、步枪、榴弹炮等等。这些礼品代表了当时英国先进的科技,乾隆皇帝接过礼单,震惊之余让负责接待的官员有意向对方说明,他们所进贡的物品天朝也有。而后,清朝本着“薄来厚往”的原则,赏赐丝绸绒、瓷器、玉器及各类工艺品3000多件。

英国使团参加完庆典返京,马戛尔尼递送的表文,由在京的传教士翻译。英国要求派人常驻北京,乾隆皇帝断然拒绝了这个要求。此时,乾隆皇帝意识到了英国使者来华是另有企图的,于是催令他们赶快启程回国。

马戛尔尼按临行前英王的训示,给乾隆皇帝写了一封信。提出了七条要求:

一、开放珠山(今舟山)、宁波、天津等口岸通商;二、允许英国人仿俄罗斯例在北京设一个货栈买卖货物;三、取消澳门和广州之间的转口税,或照1782年的税率减免;四、禁止向英国商人在海关关税之外另行勒索;五、在珠山附近划一个没有城寨的小岛,供英国商人居住、囤货;六、在广州附近划分一块地方,允许英国商人居住,并自由往返澳门;七、允许英国人在华自由传教。

乾隆皇帝愤然拒绝,并且在给英王的敕书中,逐条加以批驳。在乾隆皇帝的严谕督促下,马戛尔尼一行在钦差大臣松筠的护送下,于九月初三离京,并传令沿途地方提高警惕,以防英国人滋事。英国使团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9月6日到达两年前的始发地普利茅斯港,结束了访华之行。

马戛尔尼访华失败了,乾隆皇帝完全拒绝了英国的要求。而通过这次访华,马戛尔尼看出了清朝“纸老虎”的面目。乾隆皇帝的盲目自大,对西方情形的无知,闭关保守的对外政策,使中国失去了一次与世界接轨的机会。在后来的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两年后,也就是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英国使团想得到而没有得到的东西,终于在英国军队的坚船利炮轰击下得到了。当然,这是后话,就在英国使者离开中国的两年后,也就是1796年,乾隆皇帝禅于嘉庆。关于乾隆皇帝“禅位”退位,还有一段内幕。

二〇 禅位真相

乾隆皇帝生前曾先后立过三个皇太子。第一个皇太子是皇后富察氏的皇次子永琏。乾隆皇帝认为“永琏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聪明贵重,器宇不凡”。乾隆皇帝即位后,亲书密旨,立永琏为皇太子。这道密旨藏在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但很不幸,永琏九岁时死去。

第二位皇太子是永琮。乾隆皇帝在永琏病故后,立了皇七子永琮,没想到永琮也很不幸,在两岁时,又因痘症病逝。第三位皇太子是皇十五子颙琰,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嘉庆的名字本来叫永琰,后将“永”字改为“颙”。这源于清朝皇帝的名讳。

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福临的名字,没有避讳的规定,只是在《实录》《玉牒》等特定文献出现的御名上贴黄(就是将名字用黄签盖上)。清帝名字避讳,是从康熙皇帝开始的。康熙名字玄烨的“玄”字,避讳时缺末笔;雍正名字胤禛的“胤”字,避讳时缺末笔,同时命他的兄弟将“胤”字改作“允”字;乾隆名字弘历(当时写作“弘歷”)的“弘”字,避讳时缺末笔,“歷”字,则改作“暦”字。到嘉庆永琰时,乾隆考虑君主名讳,“永”字为常用字,避讳不便,命将永琰的“永”字,改为不常见的“颙”字。永琰继位之后,就改称为“颙琰”。清朝皇帝的名字,把排辈分的字,改为特别的字,是从嘉庆开始的。

嘉庆元年正月初一(1796年2月9日),一场罕见的传位大典在紫禁城举行。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生前传位的皇帝寥寥无几,并且绝对多数是被迫的,如唐高祖李渊,就是在其子李世民的逼迫之下退位的。而乾隆皇帝是一个例外,他在位60年,在八十五岁高龄之时,主动举行了传位大典,3年以后,方寿终正寝。

其实,乾隆皇帝传位的思想很早就已经形成了。早在雍正十三年(1735)九月举行即位大典之时,乾隆皇帝就焚香告天:“昔皇祖御极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苍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寿跻八十有五,即当传位皇子,归政退闲。”

60年的为君生涯,使得乾隆皇帝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同时也尝尽了君临天下的甜头,先前的传位思想一度发生变化,为了寻找理由,乾隆二十五年(1760)时,乾隆表示,只要自己的母亲崇庆皇太后健在,即使在位周甲(60年),也不进行传位。后来,乾隆虽然下来昭示:“予葺宁寿宫,为将来优游颐养”,同时向诸皇子公开提及传位一事,但在实际行动上,乾隆皇帝对传位是相当消极的。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