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府君在北宋不断受到褒封并且正如孟元老所记徽宗年间每年六月六
崔府君在北宋不断受到褒封,并且正如孟元老所记,徽宗年间,每年六月六日都要为其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这位崔府君到底是谁,其实宋人自己也说不清楚。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崔府君信仰在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政治生活中意外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金军分道南下,逼近汴京。钦宗派遣其弟康王赵构出使河北,刑部尚书王云为副使,前往金将完颜宗望的军营,以割三镇、尊金主为皇叔等条件,请求金人缓师。赵构一行离京北上,十一月二十日抵达磁州,守臣宗泽劝阻说:“肃王(按,即徽宗五子赵枢)一去不返,金军已经迫近,再去有何益处?请留在磁州。”赵构恳请宗泽陪他前去拜谒城北的嘉应侯崔府君庙,磁人以为王云诱骗康王北去,遮道拦阻劝谏,王云说:“大王谒庙之后就回来,不是去河北。”康王入庙卜得吉签,庙吏抬应王轿舆、拥庙中神马,请康王乘归馆舍。纷乱之中,力主使金的王云被杀,赵构见事势汹汹,便南还相州,被钦宗任命为河北兵马大元帅;次年三、四月间,徽、钦二帝被金军掳掠北去,北宋灭亡。五月初一日,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即帝位,改元建炎,是为南宋。
南宋初年,官方极力宣扬“崔府君显圣”“泥马渡康王”,以“神马拥舆”为康王赵构即位之兆,加封崔府君为“护国显灵真君”,崔府君成为宋高宗“神道设教”、稳定政权的工具。绍兴二年(1132),高宗收养太祖七世孙赵伯琮为子,即为宋孝宗。社会上又流传着孝宗的出生传说,说他的母亲梦见崔府君“拥一羊遗之,曰‘以此为识’”(《宋史·孝宗本纪一》),不久怀孕。南宋官方将崔府君渲染为护佑了南宋两代帝王的中兴功臣,在西湖之滨兴建宏丽的庙宇,历朝隆重奉祀。孟元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记录北宋开封旧事,只有“六月六日,州北崔府君生日,多有献送,无盛如此”19字的简要介绍,或许有其不便多说的理由吧。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二十四日神保观神生日”。神保观祭祀的“灌口二郎”,原为蜀人崇奉的治水护国神祇,仁宗朝与西夏发生战争时,又被认为是能降雪退兵之神。徽宗佞崇道教,政和七年(1117)下诏为二郎神修建神保观。东京之人素来畏惧此神,自春及夏,全城男女争先恐后负土以献,在大街上张挂榜文,上书“某人献土”。还有人扮成鬼使模样,挨门挨户催促“纳土”。后来有人对蔡京说“献土、纳土,非佳语也”,不久有旨禁绝类似说法。《宋史·五行志四》则说:“后金人斡离不围京师,其国谓之‘二郎君’云。”斡离不就是完颜宗望,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第二个儿子,英勇善战,屡建殊功,一次攻辽,两次攻宋,制造了靖康之变、俘虏了徽、钦宗二帝的人,正是这位金国二太子。
北宋灭亡之后,这些传说必然成为回忆灌口二郎与神保观时人们自然而然产生的联想。解读孟元老笔下“最为繁盛”的灌口二郎生日,不能只看《东京梦华录》中的这段描写,而要联系徽宗朝大力推崇道教的背景,看到引导国民狂热崇奉道教最终对北宋政局造成的深刻影响。靖康元年(1126)金兵围城之际,钦宗君臣居然听信自言能够“撒豆为兵,撒草为马”、能用“六甲法”生擒二酋的郭京,不仅对其礼遇有加,赐金万计,使其自行募兵,而且相信他能用六甲法使人隐形,撤去城上守军,大开陈州城门,致使金兵乘机入城,开封陷落。北宋后期,道教在官方支持下的畸形膨胀,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才会出现军事史上愚蠢到令人难以置信的错误决策。
- 天气潮湿衣服有霉味怎么办[图]
- 这首诗中的女子姓氏也已指出她是子仲家的女儿在白榆成荫柞木密植[图]
- 陶指陶渊明庶希望【评点】,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这诗是写春[图]
- 阳明说“子思的性、道、教都是从本原上说天命体现在人身上命便称[图]
- 忠实无真不能知人意谓即使人忠于实情但如果没有真诚的态度来对待[图]
- 原文十九年春正月始耕籍田南安赵衢、汉阳尹奉等讨超枭其妻子超奔[图]
- 粥 音zhān稠稀饭 音xiāo缣即一种双丝的细绢鲁穆公的母[图]
- 小子为何说这一段希奇事?只因有个人家也为内眷有些妒忌做出一场[图]
- 人世的生老病死也如同自然的新陈代谢畏惧老去和死亡就像害怕风霜[图]
- 精·彩·补·注工作生活两不误和诸葛亮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地忙于[图]